光纤记录技术全解析!3份白皮书200页精华,助你科研快人一步
我们都知道,在光纤记录实验中,许多问题直接决定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了让大家的实验操作更顺利、成果更丰硕,瑞沃德专家针对大家的咨询作出了详细解答。
光纤记录和光遗传的一分多光纤是否通用?
光纤记录检测不到信号的原因?
...
常见问题解答
01、光纤记录和光遗传的一分多光纤是否通用?
不通用。
光纤记录一分多光纤:物理意义上仍为多根光纤,只是合束端捆在一起,但软件上会显示多个光斑。
光遗传一分多光纤:合束端为1根光纤,分束端将光纤均分。
因此,光纤记录和光遗传的一分多光纤不通用。
02、光纤记录检测不到信号的原因?
1.仪器连接及参数设置
光纤与仪器的连接或陶瓷插针和光纤末端的连接有问题,有空隙。
漏在牙托水泥外部的插针接头部分太短,不够与光纤通过套管连接。
光纤端面有脏污也会影响信号检测,可用酒精擦拭光纤端口,将脏污清理干净。
2.病毒问题,建议做完所有实验后将老鼠灌注取材切片,观察病毒表达与陶瓷插针的相对位置
病毒表达不佳,可能该批次病毒活性低,表达效率低,转染效果差,甚至未表达。
病毒表达较好,但陶瓷插针植入脱离病毒区域,无法检测到相应荧光信号。
病毒表达较好,插针埋植至表达区域,但是两者都不在目标脑区位点,刺激范式不匹配,检测不到信号波动。
检测的神经末梢(投射)太稀疏,信号非常非常弱,可以考虑使用增强末梢表达的病毒。
反复冻融会降低病毒滴度,从而影响病毒转染效率。因此光纤记录实验中,病毒应即拿即用,避免反复冻融。
3.陶瓷插针埋植位置
病毒注射与陶瓷插针植入可以在同一个手术进行,避免二次手术对小鼠造成伤害。
选择合适的夹持器,以满足不同深度及多位点的植入手术。
定期查看定位仪操作臂与夹持器的固定情况,防止角度偏差。
病毒注射表达区域与陶瓷插针的植入位置需要保持接近。病毒表达较好,但陶瓷插针植入脱离病毒区域(病毒所在区域就是荧光蛋白表达区域)也会影响荧光信号的检测。光纤记录实验埋植位置建议在病毒注射位点上方 50-100 μm 处。光遗传实验埋植位置建议在病毒注射位点上方约 100-300 μm 处。
03、光纤记录睡眠研究应用实验时,脑电肌电使用2EEG/1EMG系统进行信号采集,但只有EEG2有信号,EEG1基本上是噪声,检查过硬件连接和系统设置都没有问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硬件连接和系统参数设置均正确的前提下,问题所在是EEG1通道电路不通没有采集到信号。
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电极基板自身故障
2.手术操作不当导致螺钉与基板连接孔未稳定连接
3.情况较为特殊,常见于使用电极丝作为媒介将螺钉与基板连接的头戴电极,电路不通可能是因为在小鼠术后恢复期间电极丝折断或脱落导致电路不通。
04、光纤记录嗅觉研究应用实验时,嗅觉训练过程注意事项?
1.行为学实验操作应尽可能轻柔操作,建议于实验开始前三天对小鼠实施抚摸陪同玩耍行为,如使用棉麻手套则训练全过程不更换该手套。
2.小鼠禁水时长应适度,时长过短会导致禁水程度不够小鼠不配合训练,时长过长会导致小鼠脱水严重小鼠状态不佳无法配合训练,更重要的是有损小鼠健康,不符合动物实验伦理原则。
3.实验需在安静环境下进行,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应保持安静,不可高声谈论,不可用力关门发出尖锐噪声等。
4.在结束每天的训练后给小鼠提供自由饮水0.5-1.0小时很重要,有利于维持小鼠健康状态及保持小鼠每次训练禁水状态的一致性。
5.建议在每次训练开始启动程序测试水嘴出水,确保小鼠放入行为箱后即顺利进入训练流程。
6.训练全过程应保持水嘴奖励侧选择的一致性,始终使用双侧水嘴或始终使用某单侧水嘴作为奖励侧。
篇幅有限,如果您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上述未提及的其他问题,别担心!
为了帮助大家少走弯路,我们整理了一份光纤记录技术白皮书合集,相信这份白皮书合集可以为您提供系统性的技术解析和数据分析指南,助力您轻松解决实验难题!
我们的光纤记录技术白皮书合集内容包含:
a. 嗅觉和睡眠研究应用
b. 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
c. 数据分析及应用案例
d.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光纤记录实验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