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组织固定中4类难点问题及应对方法

病理组织固定中4类难点问题及应对方法

作者:RWD
浏览量:2016

组织固定是组织病理学中的基本操作步骤,只有经过固定,才能完成随后一系列的制作,直到切片的最后完成。但在日常的病理制片中,经常发生因固定不好出现各种问题,本期我们总结了4个组织固定常见问题并提供参考方法,期望能给广大病理工作者日常工作带来些许启发。


一、固定液使用时有哪些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容器。一般容器的容积是组织的10~15倍以上,以瓶口较大的为宜,便于标本放取。


2、固定时间要足够。根据标本体积大小不同,固定时间应有所不同,组织越大越厚,固定时间应越长。一般4~12小时或更长。在温箱内将固定液稍加温,可使固定作用加快而缩短固定时间。


3、固定液要足量。一般应为组织体积的5~10倍,多比少好。标本最好悬浮于固定液中,漂浮于固定液之上或沉于底部都不利于固定液渗入。标本块多时,固定时不应重叠。不要先将标本放入容器后再注入固定液,以免标本粘附,固定不均匀。新鲜标本应及时固定,否则或因组织陈旧,或因固定不当,使组织原有结构消失而影响观察。


4、对于某些需要制作神经染色和酶反应等组织的固定,要求较一般严格,组织大小、固定时间、温度的适当都应慎重考虑,尤其是对于酶反应的固定液,一般都要置于冰箱,在低温的条件下进行固定。固定不好,是得不到满意的切片和合乎标准的反应效果的。


5、任何固定液对人体都有损害作用,因此固定液的容器必须密闭,以防挥发损伤器官和眼睛,忌用手与固定剂直接接触,以免损伤皮肤。


二、病理标本固定不良该如何补救?


1、把已包埋的固定不良的组织重新放入石蜡中融蜡,使组织周围多余的蜡去除


2、把已除去石蜡的组织放入二甲苯Ⅰ(或环保脱蜡剂)中30分钟,二甲苯Ⅱ30分钟,以去除组织内含有的石蜡。


3、把经过两道二甲苯的组织重新逐级放入乙醇。


4、无水乙醇Ⅰ→无水乙醇Ⅱ→95%乙醇→80%乙醇中各20分钟,此过程应注意各级乙醇应是初次使用,而且不可重复使用,以免已脱蜡的组织又重新沾上乙醇中含有的蜡。


5、如为胃镜取得小标本,组织已干枯,应在以上程序后水化,应放1%~2%冰醋酸内使组织软化后重新水洗,水洗时间视标本大小确定。


6、把经过各级乙醇浸泡得组织重新放入70%甲醛乙醇溶液中固定。


7、把经过二次处理的组织和下一批标本一起放入脱水机内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


三、在免疫组化技术中固定液应如何选用?


免疫组化染色标本在取材后需立刻投于固定剂中,使组织和细胞的蛋白质凝固,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酶反应,防止组织自溶或异溶,以保持原有结构和形态,原位保存抗原,避免抗原失活或弥散。常用固定液:


1、醛类:甲醛应用最广,优点是形态结构保存好,穿透性强,组织收缩少,缺点是放置过久可氧化为甲酸,使溶液pH降低,影响染色。注意缩短固定时间,降低固定温度(4℃),为此组织块不宜过厚。改用中性缓冲甲醛溶液,以pH7.2~7.4浓度0.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成10%甲醛固定液,减少固定液pH的变化。


戊二醛优点穿透性强,微细结构保存好,但对抗原有一定影响,常与其他固定剂联合用作免疫电镜固定液。


多聚甲醛(常用4%)可用于免疫电镜,也可用于免疫荧光染色。主要检测组织内一些性能较弱的抗原特别是细胞表面抗原,对组织穿透性好,组织收缩小,对大多数抗原物质保持较好,特别是对脂肪和各种酶的固定效果更好,适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但固定时间宽容度小,以24小时以内为宜。


2、醇类:最常用乙醇,使细胞内蛋白、糖类发生沉淀,穿透性强、抗原性保存好,但脱水性强,易引起组织收缩变硬,影响切片质量,所以固定时间不宜过长(2小时内)。乙醇使蛋白变性的作用轻,固定后可再溶解;染色过程中,温育时间长,抗原可流失而减弱反应强度。


3、丙酮对抗原性的保存好,但脱水性更强,较少用于组织标本,但细胞爬片常用丙酮固定。


四、特殊组织的固定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不同组织固定方法


以上就是本期小沃与大家分享的组织固定问题及参考方法,希望能帮到您。

收藏 点赞(0)
分享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在生命科学、动物健康和临床医疗领域提供可信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全力帮助客户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