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动物模型的优越性

卒中动物模型的优越性

作者:RWD
浏览量:1724

本文节选自杨国源主编的《实验卒中手术学》

书号:ISBN 978-7-5046-6264-4/R · 1648


卒中动物模型的优越性


卒中动物模型从实验室应用到临床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很多动物被用作卒中实验模型,包括鼠、兔、猫、狗、猪和灵长类动物等。虽然建立灵长类动物卒中模型更为理想,但是因为体制和费用方面的问题,鼠类模型仍是研究卒中后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最主要的模型。用鼠模拟人类卒中有以下优点:


①鼠的脑动脉解剖和生理与人类相似,非常适合卒中研究。比如大鼠的下丘脑动脉分布与人类相似,当用线拴插入其颈内动脉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卒中模型后,由于可以造成下丘脑区域的缺血,可能产生与人类类似的下丘脑损伤后体温明显增高的现象。


②鼠脑较小,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分析过程,可以在不需要投入过多经费、时间和劳动力的情况下,允许对全脑病理生理状况进行更细致完善的评估。


③基因调控的可能性对卒中研究意义重大,比如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是一个非常好的遗传基因疾病模型,因为高血压是人类卒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危险因素。


④鼠的价格比较便宜,而且相比其他大型动物,鼠的饲养费用也比较低廉。研究者已经开始用一系列的行为,包括认知、感觉、运动测试,来评估卒中实验后的神经功能。通过实验,科学家已经描述了大鼠很多的神经感觉和运动行为的变化,并且用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标准化,比如失足试验、撕胶带试验和平衡木试验等。


⑤对比狗和灵长类动物在卒中研究中的应用,社会对于啮齿类动物的关注度相对较少,使实验容易进行。


⑥基因同源的近交系近亲交配鼠购买方便,使研究者可以把不同源背景带来的影响最小化,从而达到很好的重复性。


⑦可以用转基因动物包括单基因高表达或者单基因敲除小鼠,对卒中发病机制进行研究。

收藏 点赞(0)
分享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在生命科学、动物健康和临床医疗领域提供可信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全力帮助客户取得成功